题目 | 选项及答案 |
建筑电气照明设备及器材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按( )要求进行检查。(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3.0.2) | A、技术文件应齐全 B、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C、灯具及其附件应齐全、适配,并无损伤、变形、涂层剥落和灯罩破裂等缺陷 D、开关、插座的面板及接线盒盒体完整、无碎裂、零件齐全,风扇无损坏,涂层完整,调速器等附件适配 |
建筑物插座的接线应符合( )规定。(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5.1.2) | A、保护接地线(PE)在插座间不得串联连接 B、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左孔或上孔应与相线连接 C、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右孔应与相线连接 D、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保护接地线(PE)必须接在上孔 |
根据《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要求,下列有关开关插座说法错误的是。( )(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5.1.2) | A、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右孔或上孔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应与中性线连接 B、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右孔应与相线连接,左孔应与中性线连接 C、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保护接地线(PE)必须接在下孔 D、保护接地线(PE)在插座间可以串联连接 |
防爆灯具安装应符合( )规定。(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4.3.11) | A、导管与防爆灯具、接线盒之间连接应紧密,密封完好;螺纹啮合扣数应不少于5扣,并应在螺纹上涂以电力复合酯或导电性防锈酯 B、检查灯具的防爆标志、外壳防护等级和温度组别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相适配 C、灯具附件应齐全,不得使用非防爆零件代替防爆灯具配件 D、离开释放源,但可安装在各种管道的泄压口及排放口上方或下方 |
关于变电站设备楼室内及场区照明说法正确的是。( )(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3.0.5 4.3.1 4.3.11 7.1.2) | A、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前,与电气照明装置相关的预留预埋工作应隐蔽验收合格,有碍安装的模板、脚手架应拆除,墙面抹灰及装饰工程应结束 B、非防爆型场所的应急照明灯具可以不采用经过消防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 C、蓄电池室内防爆灯具应有防爆标志、外壳保护等级和温度组别应与爆炸环境相适配 D、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12h,所有照明均应开启并且每2h记录一次运行状态 |
在砌体和混凝土结构上严禁使用( )构件固定电气照明装置。(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3.0.6) | A、膨胀螺丝 B、木楔 C、尼龙塞 D、塑料塞 |
建筑物电气照明工程,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应有明显的区别,且必须选择( )的插座。(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5.1.1) | A、不同结构 B、不同规格 C、不同颜色 D、不能互换 |
建筑物砌体和混凝土结构上应使用木楔、尼龙塞或塑料塞安装固定电气照明装置。( )(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3.0.6) | A、正确 B、错误 |
变电站内,高低压配电设备及裸母线的正上方不应安装灯具,灯具与裸母线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2m。( )(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4.1.5) | A、正确 B、错误 |
根据《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当设计无要求时,建筑物室外墙上安装的灯具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3m。( )(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4.1.6) | A、正确 B、错误 |
建筑物Ⅰ类灯具的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与保护接地线(PE)可靠连接,且应有标识。( )(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4.1.12) | A、正确 B、错误 |
建筑电气照明工程,当设计无要求时,插座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3m。( )(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5.1.3) | A、正确 B、错误 |
建筑电气照明工程,开关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同一建筑物内开关边缘距门框(套)的距离宜为0.15~0.2m。( )(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5.2.2) | A、正确 B、错误 |
建筑电气照明工程,应急电源插座应有标识。( )(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5.1.3) | A、正确 B、错误 |
建筑物换气扇安装应紧贴安装面,固定可靠。无专人管理场所的换气扇不宜设置定时开关。( )(GB 50617—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5.3.3) | A、正确 B、错误 |